Logo

一個科技導航劇場作品

山雨之間 迷蹤於荒野森森
樹洞之內 穿越人靈兩界
虛實之境 預見Hagay之儀
虔敬之心 傳習喜悅與神靈
引領祝福 永恆流轉於人間

東冬.侯溫臆造了ㄧ段傳說……

傳說在很久以前,有ㄧ個獵人獨自上山打獵,沒想到突然遇到了大雨,獵人在森林裡面走著走著,看見了一棵大樹洞,於是他就跑到裡面躲雨,眼看這雨勢滂沱,獵人等著等著就睡著了,不知道睡了多久,獵人聽到了蟲鳴鳥叫,雨也停了,他從樹洞中走了出來,發現這裡是一處很美的森林,到處都在閃閃發光,他開始懷疑這裡不是他來的地方,獵人在四周走了一陣子,突然發現有一群人,沒有穿衣服的人,他們相擁,交疊,親密,獵人仔細一看,發現他們都是男性,但長相卻跟女人一樣美麗,他好奇的問:「你們是什麼?」眾人回:「我們是Hagay」,獵人開始對他們好奇,問了他們才發現這裡不是人間,而他們也不是人類,Hagay們開始跟獵人交流,獵人從他們那裡知道了很多關於儀式,狩獵,編織等重要的智慧,後來不知道怎麼的,又睡著了,等獵人再次醒來,他又回到樹洞裡,雨也停了,他走了出來,是原來的森林,他分不清楚剛剛到底是夢還是真的去了靈界⋯但獵人運用了Hagay教導的事物,將這樣的智慧繼續分享,從此以後當人間有這樣特質男性出現時,人們就稱呼他們為Hagay.....

源自於東冬・侯溫臆造的傳說,作品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》 以technoshamanism(科技薩滿主義 ) 與Gaya(宇宙的法則)的概念,探索性別在原始狀態的自然多元,以及部落文化知識生產傳承,結合吟遊頌讀、性別互換、路走聆聽、雷射光影、影像投射、植物樂音、肢體舞蹈、重訪歷史與神話、祖靈與儀式,引領出一個從山林迷走、夢境驚醒重生出的科技導航劇場作品。

傳說在很久以前,有ㄧ個獵人獨自上山打獵,沒想到突然遇到了大雨,獵人在森林裡面走著走著,看見了一棵大樹洞,於是他就跑到裡面躲雨,眼看這雨勢滂沱,獵人等著等著就睡著了,不知道睡了多久,獵人聽到了蟲鳴鳥叫,雨也停了,他從樹洞中走了出來,發現這裡是一處很美的森林,到處都在閃閃發光,他開始懷疑這裡不是他來的地方,獵人在四周走了一陣子,突然發現有一群人,沒有穿衣服的人,他們相擁,交疊,親密,獵人仔細一看,發現他們都是男性,但長相卻跟女人一樣美麗,他好奇的問:「你們是什麼?」

眾人回:「我們是Hagay」,獵人開始對他們好奇,問了他們才發現這裡不是人間,而他們也不是人類,Hagay們開始跟獵人交流,獵人從他們那裡知道了很多關於儀式,狩獵,編織等重要的智慧,後來不知道怎麼的,又睡著了,等獵人再次醒來,他又回到樹洞裡,雨也停了,他走了出來,是原來的森林,他分不清楚剛剛到底是夢還是真的去了靈界⋯但獵人運用了Hagay教導的事物,將這樣的智慧繼續分享,從此以後當人間有這樣特質男性出現時,人們就稱呼他們為Hagay.....

源自於東冬・侯溫臆造的傳說,作品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》 以technoshamanism(科技薩滿主義 ) 與Gaya(宇宙的法則)的概念,探索性別在原始狀態的自然多元,以及部落文化知識生產傳承,結合吟遊頌讀、性別互換、路走聆聽、雷射光影、影像投射、植物樂音、肢體舞蹈、重訪歷史與神話、祖靈與儀式,引領出一個從山林迷走、夢境驚醒重生出的科技導航劇場作品。

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》劇本包含七幕以及開頭序幕

序幕

迎神

用最虔敬的心,邀請這片土地的靈,以及曾經在這裡留下生命足跡的先祖之靈們,ㄧ起來參與這次的聚會,分享我們雙手往上的禮物,願眾靈交予我們平等與愛,分享與寧靜。

第一幕

吟遊者

吟唸者誦念自己寫出來的文字,移動著時間和空間,文字中透露出那些古老的故事與現世中的處境,彼此對照著,互相拉扯,卻又試圖找到平衡的方法,那些對立的可否能和解,那些遺忘的是否能尋回?

第二幕

獵者之夢

關於獵者的一場夢境,狩獵的路途中,下了一場大雨引他進入了樹洞,然後在樹洞中睡著了,卻因此進入了hagay的靈界,在那裡有著一群赤裸著身體的男性,他們自稱為hagay,而獵人也在這個奇異的世界中學習了他們的知識,等他夢醒回到現世後,他將這段夢境告訴了現世中的族人。

第三幕

交換

我是誰?我是男是女?抑或回到靈界去與那跨越的靈相見,是什麼讓你遺忘你的美麗?是什麼讓你以為你什麼都沒有?表演者將褪去現代化的形象,去換上從傳統而來的服飾,但他模糊了性別的表徵,他要與殖民後的性別分界對抗,試圖回到原點去化解許多歧見。

第四幕

路走

使用竹子製作的傳統樂器,口簧琴,是過去表達情感的媒介,儀式者帶著參與者,一起走路,像是走在清水溪的路途上,注意腳底的感受,用心聆聽周圍的聲響,ㄧ不小心,讓我們不知不覺踏入那相似神靈之境的光球中…

第五幕

光影中的路徑

回到那至美之地的路徑在何方?人應該用怎麼樣子的心靈去傾聽靈界的聲音,窺探那些宇宙的奧妙,請來指引我們,讓我們看見路指向何方。

第六幕

流光之外

部落常使用的織紋,祂象徵祖靈的守護力量,也如同眼睛時常看顧世人,這些光譜擬造出一種儀式靈界的氛圍,儀式者用羅氏鹽膚木製成的傳統木琴,與光互動,過去木琴也是傳遞訊息的重要工具,獵首笛是儀式中的法器,在光中呼喚祖靈歸來,寓示我們身處在這至美之地。

第七幕

匯流成河

那些在與不在的,ㄧ切存在於自然之中的,所有方位的,完美與破敗的,我們的傷痕與榮耀,歷史與神話,在這之上,歸於平衡,用Gaya(宇宙的法則)來理解,那些不被知道的,不會消失,雷射的靈界,影像的紀錄,植物的樂音,人與身的共振,全部匯聚,湧向大海。Sapuh(藥)Emsapuh(正被治療)Smapuh(運轉醫療力量)Dgiyaq(山林)Mkduyung(溪流的家族)Dowmung (銅門部落)Yayung(溪流)Phpah(綻放德化花)Qhuni(樹木)

跨域創作
跨域對話

東冬.侯溫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》寫作的劇本融合祈禱儀式、傳統樂器演奏與古吟古唱,以儀式作為延續傳統與神靈溝通的「符號」,將傳統樂器的演奏與吟唱傳達一個族群所乘載的歷史情感。東冬同時也在演出中詮釋非二元性別Hagay的面貌。鄭淑麗依據東冬劇本,為劇場版本的創作增添科技想像,加強舞台上的視覺衝擊。

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》邀請合作者伊苞(排灣族作家)、吳梓安(實驗影像)、張方禹(燈光/雷射)、陳珊珊(阿美族歌者)、張幼欣(音樂製作)、絲釋民(肢體舞蹈)參與創作。

排灣族作家伊苞的文字風格清麗抒情,在面對傳統時不沈重、不苦情尤能保持「舉重若輕」的筆觸,寫出個人生命質感與底藴的文字;實驗影像藝術家吳梓安使用數位影像-類比膠卷技術的操弄,創造出幻想感森林迷走與夢境片段;雷射藝術家張方禹以象徵祖靈之眼的光之圖騰,照看傳達部落的人文事物、環境地貌等細節;擔任人聲演出的阿美族歌者陳珊珊以歌聲象徵靈界的呼喚;音樂製作張幼欣融合現代打擊樂、世界音樂、自由即興為太魯閣族傳統歌謠添加豐富性;而賽夏族青年藝術家絲釋民,以獨舞演繹Hagay陽性魄力的一面,並帶領著兒路創作藝術工寮的五位團員們藉由肢體勾勒出戲劇張力。

兒路創作藝術工寮 作品
超維度互動 製作
由國藝會、文化部贊助


製作人:陳品伊
發起人與總策劃:鄭淑麗
藝術總監、導演、劇本:東冬・侯溫
編舞暨舞者:絲釋民
歌者:陳珊珊
文字創作:伊苞
雷射燈光:張方禹
實驗影像:吳梓安

音樂製作:張幼欣 錄音混音:劉詩偉 大提琴:葉俊麟 小提琴:張祐豪
傳統歌謠及樂器演奏、舞者群:楊佳勲、謝郁雯、賴浩軒、林雍、簡家恩
服裝製作:大書studio
影像紀錄:山貳六影像工作室
平面攝影:翁程軒、陳逸軒
網站設計:許賢威
科技製作顧問:蔡宏賢

透過2022年不同版本的展演,期望2023年以及之後呈現出一個完整的科技導航重生劇場作品

2020
12月20日 -

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(LKL初稿)》

C-LAB 圖書館一樓《植托邦》工作站、Future Vision Lab
台灣台北

2022
6月24日 - 6月26日

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(銅門版)》

銅門部落大祭場
台灣花蓮

2022
9月09日 18:00 - 9月11日 18:00

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(STWST48版)》

Stadtwerkstatt
奧地利林茲

11月5日, 2022 - 3月5日, 2023

《遊林驚夢:巧遇Hagay(研究計畫)》

國立臺灣美術館
台灣台中